第一章 人生设计在幼年

石甲武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23xs.co,最快更新别说你懂小孩子:我们该怎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最新章节!

    1. 提前训练儿童的动作有用吗

    心理观察:行走训练实验

    1.1 儿童的行走能力早就有了?

    为新生儿接生的医生和护士,还有那些细心的家长们会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就会用稚嫩的双腿进行“行走”:当托着新生儿的腋下让其光脚板接触平面时,新生儿就会作迈步动作,看上去非常像动作协调的行走。www.Pinwenba.com后来,心理学家把新生儿的这种这种现象称为行走反射,也叫无意识步行。他们在经过一系列的观察后发现,这种行走反射会在婴儿出生8周后消失。

    那么,这种无意识步行跟儿童的行走动作的发展是否存在关系,会不会是婴儿在为以后的行走做准备?它是否算得上是行走能力发展的起点,作为家长能否利用新生儿的这种行走反射培养孩子的行走能力?

    在心理学上,曾经就有人对儿童的这种行走反射进行了研究,并且其研究成果为儿童动作发展与生理成熟的研究领域的提供了新进展。

    1.2 心理实验:儿童行走反射

    1976年,科学家泽勒佐和科布尔以24名新生儿为实验被试,进行了婴儿行走训练实验。

    泽勒佐和科布尔将这24名新生儿平均分成了4组,每组的儿童通过引出其行走反射来让他们学习行走动作。这四组新生儿的区别在于每天“行走”的时间各不相同。其中训练时间最长的那组被称为积极练习组,这组的婴儿从出生到第8周,每天进行4次,每次进行3分钟的行走训练。

    所有的被试从出生后就进行行走训练,进行训练的时间为8周,刚好是行走反射存在的时间。

    结果四组被试中每天训练时间最长的那组被试走路的年龄最小,在平均10个月时就会行走。而其他组的儿童学会行走时间也都比普通儿童的平均水平要好,比他们要提前几个月。

    1.3 实验结论:行走训练的关键期在1岁以前

    从这个实验结果中,心理学家得出几个结论:

    结论一:新生儿的这种随意的行走,能使婴儿在学习行走的时候具有更大的活动与发展空间,促进婴儿行走能力的发展。

    结论二:个体从出生到第8周,存在一个行走的关键期,这个关键期正好是个体行走反射存在的时间段。在这个关键期对婴儿进行行走训练,可以将婴儿的行走反射从无意识的反射行为转变为随意行为,即一种个体的自发行为。

    1.4 教育策略:要不要抓住机会训练孩子?

    行走训练是孩子肢体发展训练的一个关键内容,很多父母都很在意。上面的实验,也给年轻的父母几个重要启示:

    (1)抓住孩子的发展关键期,适当的挖掘孩子的潜能。

    在孩子身体发育的关键时,适当地对孩子进行类似的训练,可以发掘出孩子潜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某种意义上也能够加强孩子的长期成长效果。

    (2抓住行走关键期,不要掉以轻心。

    很多家长也会对孩子进行训练,但是训练的东西有限,也缺乏对训练关键期的认识。比如说会大部分家长都会训练孩子叫爸爸妈妈,但是很少家长会在孩子小的时候训练儿童的动作发展。如很多家长都会把一岁以前、还不会行走的婴儿放在婴儿车上推着孩子走,而不会托着孩子的手臂训练孩子行走。他们几乎全都认为孩子行走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不用自己操太多心。

    但是事实上是,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的学会相关技能。比如说在婴儿1-8周的时候,对婴儿进行行走训练就能够提前让婴儿学会行走,继而提前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

    所以让儿童更早、更好的掌握某些能力是有可能的,只不过这种可能是建立在找准关键期,并在关键期进行相应的训练的基础上。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儿童行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出生后的1-8周。

    2. 你要警惕孩子掉下“悬崖”多久

    心理观察:视崖实验

    2.1 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深浅

    孩子们出生后,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保持着好奇心,一张小小的纸片都有可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当他们学会爬走,他们就会爬上爬下,开始他们的探索之旅。面对这种状况,很多家长都不放心,也许会想:“如果我的孩子在爬走的时候不分深浅,从床上或者沙发上掉下去怎么办?”

    这个问题关系到儿童深度知觉的发展,也就是儿童对深浅的知觉能力的发展。假如儿童很早以前就能够分辨深浅,知道深浅交错的地方可能会让自己摔伤,那么家长们的这种担忧就可以放下,至少担心程度可以减轻。

    那么究竟个体的深度知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的呢?抱有遗传决定论的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深度知觉是遗传决定的,是自动生成的;而抱有环境决定论的心理学家则认为感知觉的能力是在后来的学习中得到的。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而两个阵营的心理学家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分别对儿童深度知觉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

    2.2 心理实验:从小羊而来的发现

    埃莉诺·吉布森是美国著名的女发展心理学家,她研究心理学的时候,学术界还存在着有着重男轻女的社会现状。因为她对动物研究很感兴趣,所以最初她是一个的动物心理学家。

    吉布森有一次在给母羊接生的时候,吉布森刚刚给第一只出生的小羊洗完澡,还没安置的时候,发现另一只羊崽也即将出生,于是吉布森便把刚洗完澡的第一只小羊放到了旁边一尺见方的高台上。给第二只羊接生的时候,吉布森担心第一只小羊会从台上摔下来,但是她惊奇地发现刚出生的第一只就已经能够分辨出悬崖并且本能地回避危险。

    吉布森是一个“先天论”者,加上自己的观察,她深信人类的深度知觉是天生的。她通过小羊的例子,猜想个体的深度知觉能力是天生的,于是她和康奈大学的沃克教授设计了视崖实验。

    他们设计的视崖装置是这样的:一张1.2米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一块厚度约为0.3米宽的长方形木块横放在玻璃板中央而将其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桌面的玻璃下铺着的布料,其中一半布料紧贴玻璃,形成“浅滩”,另一半布料远离玻璃铺在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形成“深渊”。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降到地面。这样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不过实际上有玻璃贯穿整个桌面。

    视崖实验的被试最初是一些动物,如老鼠、鸡、羊等。他们将出生后的动物分别在黑暗和亮的环境中饲养,然后把这些动物放在视崖装置中间的木板上,结果动物们无一例外的避开“深渊”走向“浅滩”。

    吉布森又通过广告招募的方式找了36个婴儿来进行视崖实验。其中婴儿们都已经会爬,年龄在6-10个月之间。

    在以婴儿为被试的视崖实验中,婴儿被实验者放在桌面的中间板上,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视崖装置“深渊”和“浅滩”的两侧召唤婴儿,实验者观察婴儿是否拒绝经过有“深渊”的一边爬向母亲。

    结果,36名婴儿中,只有3名犹豫着爬过了“深渊”,27名婴儿在母亲的呼唤中愿意从中间板爬过“浅滩”到母亲身边,其余几名婴儿不愿意离开中间板。母亲在“深渊”这侧呼唤孩子时,婴儿们的反应大部分是拒绝爬过“深渊”,不愿意朝母亲的方向爬而是朝相反的方向爬,试图逃避或者另找通道爬向母亲。

    2.3 实验结论:孩子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的能力

    从实验结果来说,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并不能说明婴儿的深度知觉能力是否是天生的,因为婴儿已经至少有6个月的生活经验,无法判断深度知觉是天生的还是在这6个月里学会的。但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能力,至少到儿童6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能力。

    这个实验后,吉布森和沃克进行了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并且发现婴儿的深度知觉能力是随着年龄的递增不断发展的。

    同时,这个实验又给我们带来了疑问:为什么被试中有些儿童会犹豫着爬过“深渊”呢?他们没有深度知觉能力吗?如果有,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爬过明显很危险的“深渊”呢?

    心理学家猜想是父母的反应影响了婴儿们的行为。

    2.4 教育策略:怎样面对孩子脚下的“悬崖”?

    至今天为止,孩子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深度知觉依然并没有十分确凿的答案。不过,上面的试验也给了我们一个较为有用的启示:

    (1)原则上,我们不要要太担心孩子掉下悬崖。

    视崖实验告诉我们,在儿童6个月的时候已经具有了深度知觉能力。所以从原则上来说,这个时候父母已经不用过于担心他们会从高处跌落,摔伤自己。家长们可以放心的把儿童放在床上,或者沙发上,让他们自己爬来爬去,去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2)引导孩子识别深浅,认识从高处掉落的危险。

    虽然从原则上,儿童们有了深度知觉后,就不用再担心他们从高处掉落,但这是否说明,所有的儿童在6个月以后就安全了呢?

    事实上并不是的,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还是有儿童会犹豫着从“深渊”爬过。可见,有些儿童在外界吸引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会忽视“深渊”带来的危险。

    所以,作为家长还是要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教会他们识别、认识深度,认识“悬崖”带来的危险。并且尽量避免让他们在高处玩耍,他们可能会因为玩的过于兴奋而忘记“悬崖”的存在。

    (3)关注自身言传身教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得到的疑问和心理学家们对此的解释上,我们还可以获得一点启发,就是孩子会观察父母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并且其行为受父母的反应的影响。比如当孩子的行为获得鼓励与赞赏的时候,孩子的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更高。

    家长们都会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所以自己的反应也是随心所欲。高兴地时候,就算孩子乱打人,也会亲孩子一口,赞扬孩子做得好;郁闷的时候,整天板着个脸,让孩子在行为上战战兢兢,猜想自己是不是没有表现好。从这一点来说,家长们这种随意的表现,对孩子的成长和行为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家长们不要认为孩子们还是几个月,什么都不知道,都不了解,其实他们已经会看脸色。家长们应该给孩子的行为正确的态度反应,对积极正确的行为以鼓励,对不好的行为则适当的让他们感觉到这样做你不高兴、不喜欢。

    3. 应该给新生儿看什么

    心理观察:视觉偏好实验

    3.1 新生儿喜欢看什么

    通过长久的观察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新生儿的视线是模糊的,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像,直到7-8个月,个体的视觉才能和成人相当。

    那么在儿童的视力还未发展成熟的时候是否需要给儿童提供一些视觉刺激呢?如果需要,应该提供给儿童一些什么样的视觉刺激?他们对这些视觉刺激又是否存在选择偏好?

    这些疑问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才能解答。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人对儿童的视觉偏好进行了研究,而美国发展理学家罗伯特·范兹就是其中一员。他利用视觉偏好法对儿童的视觉偏好进行了研究。

    视觉偏好法是指通过给婴儿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物,观察他们更喜欢哪一个,从而获得婴儿知觉发展相关信息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早期,范兹首先用此方法来判断出生不久的婴儿能否分辨视觉图案,从此该法得到广泛运用。

    3.2 心理实验:罗伯特·范兹的发现

    实验所用的装置是一个观察箱,实验时,主试让婴儿躺在观察箱里,实验者给婴儿同时呈现两个图案,实验者在观察箱上方观察并记录婴儿注视每个视觉图案的时间。从婴儿对图案的注视时间判断婴儿对图案的喜爱程度,如果婴儿看某一个图案的时间比其他图案长,次数更多,那就证明他更喜欢该图案。

    通过对数百名新生儿的实验研究,范兹发现新生儿喜欢看带有环形和条纹的图形超过不着色的图形。而相对于那些简单的、直线的、内容贫乏的图形,新生儿更喜欢那些复杂的、曲线的、有丰富内容的图形。

    在此之后,罗伯特·范兹对婴儿的视觉偏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另一个实验中,主试同时给婴儿呈现一个面部图案,一个含有混杂的面部特征的似面部刺激图案,即一张将鼻子、眼、口等脸上的结构搬了家的、歪曲的脸谱图案。

    结果发现,新生儿喜欢看规则的、整体的脸谱,而不喜爱面孔特征随便排列的面孔。因此罗伯特·范兹认为新生儿天生就有认识自己同类的面孔的能力。

    3.3 实验结论:新生儿能够辨别人脸

    罗伯特·范兹从视觉偏好实验的结果得到以下结论。

    结论一:相对于那些简单的、直线的、内容贫乏的图形,新生儿更喜欢复杂的、曲线的、有丰富内容的图形。

    结论二:新生儿喜欢看整体的脸谱,而不喜爱面孔特征随便排列的面孔。

    罗伯特·范兹的视觉偏好实验在儿童心理学研究中非常的经典,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参照罗伯特·范兹的实验方法对婴儿的视觉偏好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结果均证明婴儿有辨别人脸的能力。

    1995年,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4天大的婴儿放在一个椅子上,让他们面对一个灰色的屏幕,屏幕上边有两个窗口。实验开始时,母亲的面孔和陌生人的面孔分别出现在这两个窗口,两人的面孔保持中性表情,不能移动和讲话。其中陌生人的面孔与母亲的面孔大致相仿。

    结果经过两次实验后,实验者发现婴儿看母亲面孔的时间是看陌生人面孔所用时间的两倍。

    这个实验获得的结论就是新生儿能够辨别人脸,能够对周围有关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存储。这也进一步的验证了罗伯特·范兹的猜想。

    3.4 教育策略:给幼儿提供适当的视觉刺激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给孩子提供适当的视觉刺激有利于儿童视觉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刺激幼儿的大脑发育。

    很多家长对于幼小的儿童,尤其是新生儿,都抱着孩子什么多不懂的想法,认为只要保证好孩子的身体健康就行。其实这种想法也是正确的,但是它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比如,他忽略了外界环境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

    在视觉能力发展的过程中,给儿童呈现一些相关的刺激,会促进儿童的视觉和大脑发育。比如说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在第一个月的时候,家长可以多与孩子对视,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其距离可以维持在20厘米左右,这样可以刺激孩子大脑建立更多的神经突触。给孩子看一些他们喜欢的较为复杂的、有丰富内容的图形也可起到同样的效果。

    随着孩子视觉能力的发展,家长可以让孩子看一些色彩较为鲜亮的图案,这样可以刺激孩子的视觉发展。而多带孩子外出走动,则可以起到扩大孩子视野范围的作用。

    4. 告诉胎儿,你是爱他的妈妈

    心理观察:“帽中的猫”实验

    4.1 个体的听觉记忆从什么时候开始

    母亲把婴儿抱在怀里,让婴儿靠在自己胸前,然后轻声的哼唱,可以快速的让一个哭闹的婴儿安静下来,这是为什么?是婴儿喜欢听别人哼唱吗?可是换一个人来代替母亲的角色的话,会发现大部分的婴儿都会在新奇感过后,重新哭闹。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婴儿能够选择出母亲的声音?如果说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说明婴儿记住了母亲的声音。那么新的疑问又出来了,婴儿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记住母亲的声音的,难道当他们还是胎儿的时候就能够记住母亲的声音?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是不是就应该多跟他交流交流,以便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声音?

    心理学家也发现了以上所描述的现象,他们猜想婴儿在母体的时候能够听到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和母亲的说话声音,并记住了这个声音,当他们离开母体之后,再次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的时候就会觉得安全,所以哭闹中的新生儿也能够变得安静。

    这种猜想对于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心理学家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因为一旦这种猜想被证实,则意味着个体还是在胎儿阶段就有了听觉,甚至已经有了一定的记忆水平。

    4.2 心理实验:“帽中的猫”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美国北卡罗里纳大学的安东尼·德卡斯普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的准备阶段中,实验者选择了16名离预产期还差一个半月的妇女,取得她们的配合后,请她们每天对着自己的胎儿朗读一本名叫《帽中的猫》的书。

    准妈妈们在一个半月后顺利的生下了健康的婴儿,而实验的准备阶段也到此结束,正式的实验开始进行。德卡斯普把两个音量减小了的耳机戴在新生儿的耳朵上,再让新生儿吸一个奶嘴。奶嘴经过特殊的处理,与一架录音机相连接,当新生儿用一长一短的吸吮的方法吸吮奶嘴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听到自己的母亲朗读《帽中的猫》的录音,但是假如新生儿采用的是别的吸吮方法,就只能听到母亲朗读别一本陌生读物的录音。

    结果发现,大部分新生的婴儿会选择一长一短的吸吮方法,也就是能够听到《帽中的猫》的吸吮方法。

    4.3 实验结论:胎儿能够听到外界声音,且能保持听觉记忆

    德卡斯普通过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胎儿在母体的时候就能够听到外界的声音,具有一定的听觉能力。

    结论二:胎儿在母体的时候就有了记忆能力,能够记住所听到的声音。

    这个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不仅是心理学界在个体发展研究上的一种进展,更是对幼儿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影响一:为胎教提供的学术基础。

    影响二: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很多人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胎儿还是5个月的时候就具有了听力。

    4.4 教育策略:如何面对胎儿和新生儿?

    估计上面的实验已经解决了之前的疑问,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几点育儿的启示。

    (1)多与胎儿进行交流。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很多家长跟孩子的交流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也许也有家长会对着肚子里的胎儿说话,但是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胎儿能够听到自己说话,并且记住自己声音的这个事实。这也是很多家长忽略跟胎儿进行语言交流的主要原因。

    其实,孩子还是在母体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能够记住在母体的时候听到的声音,并且在出生后再次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会觉得安全。所以父母在孩子5个月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对着孩子说话,与孩子进行交流。这样可以促进感情的交流,也可以让孩子在出生后更加亲近自己的父母。

    (2)让新生儿听到熟悉的声音。

    很多父母都缺少时间跟新生儿说话,也很少有母亲总是把孩子抱在怀里,让孩子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从小独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单独睡觉。其实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因为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世界是陌生的。

    因此,作为婴儿熟悉的对象,母亲或者父亲应该在婴儿出生后,多抱抱孩子,亲近孩子。母亲抱着孩子,让孩子听到母亲的心跳,睡觉的时候也让孩子睡在离母亲心跳近一点的地方,都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当然,父亲也可以通过在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让孩子熟悉了自己的声音,对自己的声音感到安全。

    5. 孩子不一定能真正分清左右

    心理观察:搜索实验之T型迷宫实验

    5.1什么时候,孩子才能真正的理解空间方位

    家长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幼儿一开始的时候并不能真正的理解空间方位,比如他们无法真正的辨别左右。虽然他们知道吃饭时拿筷子的是右手,端饭碗的是左手,但是有时候,他们又会把左右弄混。如他们把一个玩具放在了自己的右边,当自己的方向转换后,他还是会在自己的右边去寻找玩具,而不会根据空间方位的变换改变寻找的方向。

    这种情况究竟能不能算儿童掌握了左右的区别呢?如果不算,那么他们又要在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理解空间方位呢?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在儿童空间方位知觉能力发展过程中寻找。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在一定年龄阶段以前,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对空间进行表征的。也就是说,儿童对空间方位的判定永远是以他们为标准的,不变化的。

    皮亚杰的这种观点很好的解释了幼儿们会弄混左右的现象,但是这个观点的正确与否,还是需要更为有力的实验证据来证明。因此,很多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儿童方位辨别能力,同样也验证了皮亚杰的自我中心表征的观点是否正确。

    5.2 心理实验:儿童在T型迷宫中的发现

    1978年,Acredolo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T型迷宫实验。实验的被试是一些已经学会爬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儿。

    T型迷宫中一共有三个端口,为了方便说明实验,我们现在不妨将这三个端口分别命名为a、b、c,并假设c端口在a端口的左方,b端口在a端口的右方。实验者在迷宫中的交叉口拐弯后不远的一个地方放置了一个玩具,我们把这个放置了玩具的端口称为c端口。

    实验开始后,实验者首先把婴儿放在T型迷宫的a端口,婴儿只有先通过直线爬行到达交叉口,然后在这个交叉口往左拐弯,进入到c端口,才能够找到玩具。连续重复多次,让婴儿学会在交叉口的时候向左拐弯到c端口拿到玩具。

    接着把儿童放到b端口,让儿童往里爬,寻找玩具。实验者观察儿童是否会知道向右拐弯寻找玩具。

    实验结果发现,6-11个月儿童中,大多数在爬到交叉口的时候,依然按照之前的方向拐弯,即向左拐弯去寻找玩具。直到16个月大的婴儿,才会出现因为自身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拐弯的方向去寻找玩具的现象。

    5.3 实验结论:儿童有一定阶段是以自我中心对空间进行编码

    从这个实验结果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结论:在一定年龄阶段以前,儿童确实是以自我中心为表征进行空间位置编码的,他们一直记着物体在自己的左边,而不会随着自己空间位置的变化理解到左右方向的改变。

    这个实验结论验证了皮亚杰的观点,证明皮亚杰关于儿童自我中心表征的说法是正确的。

    在这个结果的基础上,后人对儿童的空间方位的辨别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通过总结他们的研究,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儿童的空间方位的辨别能力是从上下、前后、左右依次发展,即先认识上下,再认识前后,最后才会辨别左右。其中5-7岁时,儿童是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的,到了7岁左右才能分清楚别人的左右手,7岁以后才能逐渐的形成相对的左右方位。

    5.4 教育策略:不要过早着急孩子分不清左右,适当引导就行

    儿童早期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感,至少在7岁以前他们对空间方位的编码是自我中心的,无论他们自己出在哪一个空间位置,他们对左右上下的区别都以自己为标准。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左手方向是对面的人的右手方向,他们没有相对的空间概念,他们对方位的知觉以自己为中心。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很着急自己的孩子明明已经知道了区分自己的左右手,但是却还是会弄混左右方向。所以总是以各种方式让孩子学会左右方向。其实这不用过早的着急,孩子的空间定位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基本上要到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孩子才能出现相对的左右方向。

    作为家长只要顺其自然,平时在游戏和生活中教一下孩子区分方位就行,没有必要进行过分正式与严肃的训练,或者苛责孩子过于笨拙。当然,如果你的孩子非常聪明,在你的引导下能够更早的区分左右也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6. 怎样寻找被隐藏的玩具

    心理观察:矩形房子里的玩具

    6.1 孩子对物体空间空间位置的编码方式

    儿童空间定位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儿童在生活中确定各个物体的空间位置。而从上一节的实验中我们知道,儿童空间定位的能力是从自我中心表征开始发展的,所以我们大可以猜测儿童关于物体空间位置的编码也会以自我中心为表征。即儿童记住空间中各种物体的位置是以自己为参考物,以自己为标准的,而他们找东西的时候,也一样会以自己为参考。

    但是,我们从自己的经验中可以得出个体对空间位置的编码不是一直这样。很多时候人们会依照空间中的界标及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空间位置的编码。因此,人们产生了一种疑问,儿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使用空间中的界标或者空间物体的关系进行位置编码的?这种依据不同信息进行的的空间编码是否存在环境差异的影响?

    在这样的疑问下,心理学家关于儿童对空间编码的研究依然在深入。 20世纪末,Hermer与Spelke进行了一项相关的实验研究,实验最终证实了对儿童来说,以客体空间关系为信息依据的非自我中心表征相对于以界标、自我中心表征为依据的空间编码更加困难。

    6.2 心理实验:房间里的玩具

    他们的实验是在一个矩形的房间里进行,房间的规格为1.9×1.2米,房间的没一个角落前都有一个红色的障碍物。Hermer与Spelke对于用于实验的房子还进行了两种处理,第一种是将房间的四面墙都弄成白色的;第二种是四面墙中有一面墙被改为蓝色,其余三面墙依然为白色。

    实验进行时,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把一个玩具藏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即把玩具放在房间某一角落的红色障碍物后。然后实验者用布把儿童的眼睛蒙上,让他们转上10次。儿童停下来后,实验者揭开蒙在儿童眼睛上的布,让他们指出藏着玩具的角落。

    实验者的猜想是,当房间的四面墙都是白色的时候,房间里没有明显的标志物作为判断方位的依据,也就是说没有界标的存在。而儿童被蒙上眼睛转上10次后,自我中心为表征的空间编码也被打乱,所以儿童只能依据房间墙面的长短关系来猜测玩具被藏在哪一个角落。

    而当有一面墙是蓝色的时候,这一面蓝色的墙就是寻找玩具的有力界标,可以帮助被试寻在被隐藏的玩具。

    结果发现,1岁的儿童在寻找玩具时并不会利用蓝色的墙面所提供的界标信息,他们只会利用矩形房间的几何信息进行寻找。无论在哪一种房间,,儿童们都是根据房间的几何形状来定向,在玩具所在的角落和在几何形状上与这个角落一样的对角位置去寻找被隐藏的玩具。

    6.3 实验结论:幼小的孩子不会使用界标和空间关系

    从Hermer和Spelke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1岁的儿童在某些情况下并不会使用界标,而是利用自我中心表征进行空间编码。

    这个实验结果在这一个研究领域很有影响力,很多的学者在Hermer和Spelke之后引用了他们的研究模式,继续对儿童的这种空间定向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的除了不一样的结论。

    2001年,Learmonth通过同样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能将几何信息和界标信息整合在一起使用。

    后来通过学者们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学者们发现影响儿童再利用哪一种表征进行空间编码的因素是房间的大小,在小房间里幼儿不能利用界标,但是他们能够在较大的房间里有效利用界标。

    所以说儿童关于空间位置的编码能力跟他们所处的环境也有关系。而这种关系具体是什么,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不过可以确定的结论是:儿童小时候就已经能够利用界标和空间关系对物体的空间位置进行编码。

    6.4 教育策略:让孩子进行搜索任务

    从上边两个实验中可以知道,儿童小时候就能够利用空间关系和界标信息对物体空间位置进行编码了,只不过儿童的这种能力的运用与发展与儿童所在在房间的大小与熟悉度相关。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儿童对空间编码所利用的编码信息。而让儿童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的搜索任务,可以对儿童的空间编码能力进行训练,让儿童熟练地利用空间关系与界标对物体的空间位置进行编码。

    很少有家长会关注儿童空间位置编码能力的发展,而有意的对儿童的空间位置编码能力进行训练的家长就更少。事实上,对儿童这种空间知觉能力进行适当的训练,有利于儿童知觉的发展,也有利于儿童早日脱离具体形象的限制,进行抽象的编码,加强儿童的思考能力。

    所以家长可以先在熟悉的环境中通过搜索任务对儿童的空间位置编码能力进行训练。当儿童熟悉后再尝试让儿童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搜索任务,加强儿童的空间位置编码能力。

    7. 孩子为什么喜欢穿父母的鞋

    心理观察:汽车玩具实验

    7.1 他们总喜欢穿着父母的鞋子跑来跑去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穿着自己的鞋子跑来跑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他们为什么不穿合适自己的鞋子,而非得穿着对他们的脚来说像船一样大的父母的鞋子,难道是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成为大人吗?还是因为他们认为别人的鞋子比较漂亮?

    在家长们猜测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的时候,心理学家们也在猜测原因究竟是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一种权威、高大的象征,是孩子的偶像,所以这种现象是孩子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的一种象征性行为。

    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有人提出了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儿童的世界里,存在着“尺度误差”。 “尺度误差”的概念最先由心理学家朱迪·德罗切提出,指的是幼儿在分辨事物的大小时,不具备成人一样成熟的体系,他们不能够正确地分别事物尺寸的大小,在尺度估计方面存在着误差。

    心理学家朱迪·德罗切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朱迪·德罗切的实验。

    7.2 心理实验:大小汽车的秘密

    2004年,德罗切和他的同伴设计了一个实验:

    实验中的被试是18到30个月大的幼儿,研究人员安排他们在一个大房间内玩耍,这个房间中排放了一些与他们身体大小相符合的玩具,像滑梯、儿童椅和儿童汽车,这些孩子可以在滑梯上爬上爬下,可以坐在儿童椅上,也可以开着汽车来回地跑。研究人员让这些孩子使用这些玩具尽情玩耍,熟悉玩具的使用方法。

    然后,他们将房间内的大玩具换成形象一致的小玩具,也就是说,滑梯、儿童椅或者儿童汽车等玩具的外表不变,只是个头由大变小。再让这些孩子们玩这些玩具,观察他们是否会发现这些玩具已经改变了大小尺寸。

    结果发现,这些参加实验的孩子中,大约有50%的孩子并没有发现这些玩具已经不是一开始的玩具,他们依然像一开始一样用这些玩具玩耍,当他们发现,他们试图滑滑梯、坐在梯子上或者想要开汽车却都不能实现时,他们会反复地查看自己的操作方法和玩具的情况,并露出困惑与不解的表情。

    心理教授卡尔·罗森格伦招募了一些志愿参加实验的父母,他们家中的孩子都是13至27个月大的幼儿,实验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在家中观察孩子在自然情境中发生尺度误差的情况,并加以记录。

    结果发现,这些被观察的孩子中,几乎都会至少发生一次尺度误差的情况,他们平均发生尺度误差的次数是3次左右。在随后的网络调查中,家长们也反映了同样的情况。

    研究者认为,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因为孩子的知觉发育不完全,实际上,他们的知觉发育在1岁左右就已经很完善了。

    促使他们做出错误判断的原因是幼儿在兴奋抑制方面的能力没有成人那么强。当他们非常想玩,非常高兴的时候,大脑的兴奋程度得不到抑制,结果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7.3 实验结论:幼儿容易出现尺度误差

    从这个实验结果中心理学家们得出结论。

    结论一:儿童早期的时候容易出现尺度误差,错误的估计事物的尺度与大小。

    结论二:儿童之所以喜欢穿父母的鞋子,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无法正确的估计鞋子的大小。

    实验得出的结果引发了很多心理学家的思考,纷纷对实验结果给出了解释。除了前面实验中给出的解释,还有心理学家提出是幼儿受到了经验作用的影响,在他们的大脑世界里,大汽车是用来开的,那么小汽车也应该是用来开着玩的,因为,大汽车和小汽车都是我们的朋友,他们的功能是一样的。

    7.4 教育策略:不要责怪孩子穿错鞋

    看到实验结果,很多家长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因为这样啊,看来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但是在这之前很多的家长因为不知道原因,所以对待孩子穿父母的鞋子的态度、采取的措施并不是这样。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这样的形象很滑稽,很好笑,所以只是笑笑,并不在乎;有的父母会认为孩子是因为则认为孩子不会区分别人的鞋子与自己的鞋子,所以专门为孩子准备了他们自己的鞋架;还有的父母会为孩子买上更多的,更漂亮的鞋子,避免孩子穿自己的鞋子;更有父母因为孩子穿错鞋而责怪孩子。

    前面几种还好,最后一种反应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因为无论是孩子想要模仿你,还是孩子想要成为和你一样的人,这样的原因都不值得你责骂,这说明孩子很爱你。而如果是因为尺度误差,导致孩子容易穿错鞋,那么就更不应该责骂孩子,因为他们自己也无法避免。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错误的发生率会降低,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需将其视为严重错误,只要耐心加以诱导即可。

    8. 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学说话

    心理观察:婴儿音素实验

    8.1 孩子的语言发展从什么时候开始

    语言交流是一种复杂的交流活动,作为语言的交流工具——言语也是一种很难掌握的东西。对于成人而言,要想掌握一门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外语,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去学习这门语言的字、词、句等。那么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呢,对于他们来说,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怎样的难度?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天生的吗,他们学会一门语言需要多长时间?他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语言、准备学习语言?

    这是孩子家长和研究儿童心理与发展的心理学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家长想要知道答案,因为这样他们可以直到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教孩子学习语言。心理学家想知道答案,因为语言交流能力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在儿童发展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还记得汉语学习中,学习字词时最先学习的是什么吗?是拼音。因为我们学习一门语言,最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这门语言的基本声音,即音素。所以有人在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时候就以儿童对音素的掌握为标准。

    8.2 心理实验:新生儿的音素识别能力

    Peter D Eimas是美国布朗大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他对婴儿的语言学习很感兴趣,他想知道婴儿对声音的区分是否是天生的?如果不是,那么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于是他和同事们进行了一个很经典的实验。

    该项试验对象是1到4个月的婴儿,主要是测试婴儿对音素的区分。实验材料选择的是“b”和“p”两个音素,因为这两个音素十分的相近,彼此只有10毫秒的细微区别,区分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假如婴儿已经能够区分着两个因素的话,就说明婴儿区分声音的能力很强,具备很强的语言学习基础能力。

    Peter D Eimas让婴儿叼着一个假的乳头,假乳头可以测量婴儿吸吮的频率。Peter D Eimas和同事们的初步设想是,吸吮频率可以反应婴儿对于周围发生的事注意力与感兴趣程度,他们对周围的事情越感兴趣,吸吮的频率就会越高。

    实验还有一个背景,就是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指当一个刺激反复出现后,婴儿习惯了这个刺激,这个刺激再次出现时婴儿的反应程度就会降低,甚至不会再作出反应。而去习惯化则是指当婴儿习惯一个刺激后,刺激忽然改变,变成另外一个刺激,婴儿就又会出现反应的现象。

    Peter D Eimas的实验就是利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原理来探讨婴儿是否能够区分两个非常相似的音素。

    实验时,先让婴儿重复听“b”这个音。实验者观察到,开始时婴儿觉得这个音挺有趣,他们吸吮的速度在听到这个音时变快。过了一会,他们就习惯了这个声音,觉得无聊了,吸吮的速度慢了下来。而当他们觉得无聊的时候,声音变成了“p”,这时候婴儿的吸吮频率又出现了变化,吸吮速度变快。这是实验的其中一个场景。相对应的还有另一个场景,在对应的这个场景中婴儿听到的声音一直是“b”音。

    实验结果发现,一个月的婴儿已经都能区分出“b”和“p”两个音素。

    8.3 实验结论:他们很早就能够区分具有细微差别的音素

    从Peter D Eimas的实验结果中,心理学家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结论:个体还是在刚出生一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区分细微差别的声音的能力,具备学习语言的基础能力。

    研究语言能力发展的实验很多很多,远远不止这一个,在这个实验之后,又有很多的心理学家进行了此类的研究,他们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并且有研究表明,婴儿3个月大就能够发出一些基本的音素,已经为学习说话做好了准备。当婴儿到11个月,就能够熟悉的掌握所有不同语言中的音素,这是成人无法企及的。只不过由于11个月后,他们确定了自己的母语,这种分辨其他语言中音素的能力就减退了。

    8.4 教育策略:语言学习要趁早

    语言沟通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生存能力,在教育孩子学习说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实验中得到一些相关的启示:

    (1)跟孩子说话,帮孩子做好开口说话的准备。

    个体的音素区分能力很早就有了,1个月就能够区分只有细微差别的音素,3个月就能够发出一些基本的音素,为学习说话做好了准备。所以应该多与孩子交流,早教孩子说话,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语言的能力。

    现在很多家长因为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所以很少有时间跟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尤其是很小的孩子。因为家长们认为婴儿什么都不懂,不需要跟他们说话。又因为现在的人们都住在楼房,孩子出生后就一直呆在高楼大厦里,接触外界的人的机会与时间很少,所以孩子学习音素的来源与机会也会相对较少。

    其实,父母应该多跟孩子说话交流,带孩子出去接触外界,听听周围的声音。这样可以让孩子多掌握一些语言中的音素,做好学习说话的准备。

    (2)为孩子早点提供外语学习环境。

    孩子的音素辨别能力小时候很好,在11个月的时候就能够熟悉的掌握所有不同语言中的音素,在这之后会因为母语的确定而逐渐消退。所以要想让孩子学习外语,其实在孩子开始说话之前就应该加以培养了。

    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多掌握一门外语,所以在孩子开始学习后就给孩子报很多的外语学习班。这样其实很不好,不但把孩子童年玩乐的时间都占去,而且学习效果也不一定好。

    其实只要在孩子开始学说话之前记忆之给提供孩子一些外语的语言环境,比如说让孩子看外语动画片、用外语跟孩子交流,就可以为孩子的外语学习打好基础。因为这样可以减慢孩子优秀的音素辨别能力消退速度,在保留外语音素的基础上学习好外语。

    9. 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孩子说话

    心理观察:语言模仿实验

    9.1 儿童的语言是否通过模仿获得

    经常有人发出类似的感叹:“孩子真是长得太快了,昨天还在子咿呀学语,今天就已经能够和大人们贫嘴。”这种说法也许过于夸张,但是儿童的语言成长真是一个非常快速的过程。

    那么儿童究竟是怎样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习得大量的语言词汇以及理解和应用复杂的语法体系的呢?

    不同的心理学家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而获得了语言,有的认为个体天生就具有语言能力,认为人类先天就有一种“语言获得装置”,可以创造出句子,使儿童获得语言。

    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人们也不知道究竟该以哪一种观点为准。而一旦他们选择了以其中一种观点论,这将决定他们跟孩子交流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是语法正确的成人语言,还是幼稚可爱的幼儿语言。

    究竟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呢,我们来看看同样抱着这样的疑问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也许从中我们可以寻求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9.2 心理实验:日托中心的语言训练

    1965年,Cazden为了研究模仿对儿童的语言获得的作用,做了这样一个实验。首先,她在日托中心找到了她的实验被试:12个3岁半以下的黑人儿童。然后她根据所选儿童的年龄和语言水平,把他们平均分成了 4组,每组3人。

    接着她对每组的3个被试分别进行了3 种不同的实验处理,将他们分别放在3中不同的实验条件下。

    第一种实验条件称为扩展条件,处于该条件下的被试每天要接受实验者安排的40分钟的强化扩展训练。即成人将儿童的话进行扩展与强化,比如说当儿童说“that cat”时,成人就说:“Yes,that is a cat.”对儿童所说的话进行补充使意义变得更加明确。

    第二种条件是模仿条件,实验者对接受这种实验处理的被试每天与成人进行40分钟的自然对话。对话过程中,成人以语法完善的成人句子与儿童交流对话。

    第三种条件是控制条件,实验者安排这一水平的被试主要是为了与前面两组被试进行对比,所以这一水平的被试不接受任何训练,只需要呆在实验的房间里,熟悉实验房间的情况。

    实验一共进行了3个月,实验者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对儿童的语言进行录音, 并将录音复制下来。最后,实验者根据被试的语言中句子的平均长度、动词的复杂性以及重复句子的能力等6种语言发展尺度,对被试的语言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处于扩展条件与控制条件儿童的语言水平在本质上并没有得到改善,而处于模仿条件下的儿童,语言能力在语法水平上有显著地提高。

    9.3 实验结论:模仿可以促进儿童对语言的获得

    从Cazden的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模仿可以促进儿童对语言的获得。

    这个结论支持了语言模仿论的观点,但是也无法完全否定先天论的观点。这个实验之后,国内的学者也以同样的研究模式对儿童语言的获得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从1979年开始,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徐政援就开始用实验对儿童的语言获得进行研究。

    她选择的被试是11-14个月大的婴儿及其父母,实验的内容是让婴儿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语言活动。其中,父母与儿童进行语言活动的一共有4种:示范、强化、扩展和激励。

    然后,徐政援对每组被试进行跟踪观察,并且对儿童的语言进行记录。结果发现,被试们获得的词语与父母和儿童进行交流活动时父母所用的词语的符合率高达80%。

    从国内的后续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结论:儿童在11-14个月时,言语词汇的获得绝大部分来自于对成人的模仿。

    这证实了模仿在语言获得中的重要地位,支持了语言模仿论。不过在徐政援的进一步跟踪研究中,发现儿童到14个月时,这种词汇的符合率下降到38.5%。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因为儿童因为语言能力的提高,可以从更多的途径获得词汇。

    9.4 教育策略:以成人语句跟儿童进行自然的生活交流

    虽然无法证明究竟儿童的语言是模仿获得的还是先天就有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实验中肯定儿童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习得的。所以家长应该多以自然的成人语句跟正在学说话的儿童进行语言交流。

    许多家长没有理解到这个道理,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刻意把自己的语言换成儿童语言。比如叫孩子吃饭会说成:“宝宝,用碗碗吃饭饭。”家长们以为这样会有利于孩子理解,但是这样其实不利于儿童向父母模仿正确的语言。

    孩子在语言获得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特征性的现象,比如说他们会说电报式语言,即用一个词代替一句话的语言。家长们不用担心,但是也不用可以去学习孩子的语言跟孩子交流,这样反而不利于儿童对语言中语法的掌握。家长应该以语法正确的成人语言和孩子进行交流。

    虽然在用成人语言跟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理解困难的问题,但是只要家长们有耐心,跟孩子多交流,多解释,孩子终会更好的掌握一口流利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