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帮助孩子适应这个社会

石甲武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23xs.co,最快更新别说你懂小孩子:我们该怎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最新章节!

    1. 让孩子学会放弃旧有观念

    心理观察:理解实验

    1.1 孩子对事物的真正理解是怎样形成的?

    从自己的成长经验来看,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认为地球的表面是平的,因为如果是圆的话,自己就会掉下去;还有一段时间认为地球是圆的,我们住在地球里面。www.Pinwenba.com而自己是什么时候真正形成地球是球形的概念,则已经忘记了。

    这种经验似乎是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说明人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那么现在把这种经验放到孩子身上来看,其实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一种认识,对概念的一种理解过程。只不过这种理解一开始并不就是正确的,它似乎存在一个发展的过程。

    不过这仅仅是从我们自身经验出发得出的一种猜想,究竟事实是不是这样,得靠真实的数据信息来说明。

    那么究竟这种猜想是否正确呢,假如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家长又该怎样促进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呢?

    1.2 心理实验:地球是什么形状

    Stella Vosniadou是雅典一个著名的认知心理学教授,她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有着很多著名的研究,以英文和希腊文的形式发表了100多篇著作。她和William Brewer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做了一个很经典的实验,说明了理解的发展过程,找到了我们是如何“知其所以然”的答案。

    实验的理论依据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心理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对于某一件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人们会先建造一个心理模型,然后测试这个模型,以获得对于周遭的理解。它认为我们在理解一个概念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系列的中间点,每达到一处,了解的都是事情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Vosniadou 和 Brewer希望从这些心理模型的中间点中找出证据说明理解的发展过程。

    Vosniadou 和 Brewer的实验采用访谈法,访谈对象为60个6-11岁的孩子。访谈中他们需要回答48个问题。问题从简单出发:“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渐渐的,后面的问题变得更有试探性,以此了解孩子对于地球的理解所建立的心理模型。

    实验结果是大多数孩子开始的时候都说地球是圆的,但是到后来的回答中,研究人员发现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模型。如当问到如果你年复一年一直走路会发生什么情况时,很多孩子都回答说会掉下去,因为他们认为地球是个圆球,只要不是站在上面,就会站不稳。有些孩子甚至说会掉到其他的星球上去。还有孩子说地球是圆的,但我们住在地球里面的一个平面上。

    Vosniadou 和 Brewer对孩子们的回答进行了整理统计,发现孩子们存在一个明确的回答模式:

    60个孩子当中有1个的孩子认为地球是一个平的长方形,我们有可能从边缘掉下去。还有一个有类似的看法,认为认为地球是一个平的圆盘子,我们有可能从边缘掉下去。8个孩子认为,有两个地球,我们站在其中一个平的“地球”上,而另一个在天上的“地球”是圆的。这个答案揭示了当被问到“地面”的时候,他们认为这个星球是平的,而被问道“地球”是则认为是圆的回答。有12个孩子认为地球是一个空心球,而我们住在地球内部的一块平地上。还有4个孩子认为地球是个铺平的圆球,人可以在上面(和下面)生活。剩下的11个孩子或者是没有给出统一的答案,或者他们的回答难以归纳出一种模型。

    不过结果证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持有地球是球状的常规观点的孩子稳步增多。

    1.3 实验结论:理解建立在放弃固有的成见的基础上

    Stella Vosniadou 和William Brewer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

    结论:个体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与接受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而理解建立在放弃固有的成见的基础之上。

    比如说,首先我们从经验上告诉自己地球是平的,否则我们就会站不稳。但是我们又被告诉地球是球形的,所以我们建立了各种心理模型,来解决这种冲突。比如说空心球。而要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那就要求孩子放弃自己原有的思维,即认为只有在平的地上才能站稳,倾斜的地方就会掉下去。

    1.4 教育策略:引导孩子学会怎样接受新观念

    根据实验的结果和后人的研究,我们可以在育儿上得到一些启示:让孩子学会在理解中放弃旧有观念,接受新观念。

    真正的理解是建立在不断放弃旧观念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孩子的理解发展中,要逐渐引导孩子认识新观念比旧有观念更好的地方,帮助孩子放弃旧有的、不正确的观念,建立正确的观念。

    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习惯,对孩子以后在生活学习中也有很大的好处。而相对于父母而言,在理解孩子的时候,也要学会相对的放下自己的观念,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2. 孩子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学习来的吗

    心理观察:不可能场景实验

    2.1 想要骗过孩子,没那么简单

    昨天在朋友家看到了非常熟悉的一幕。朋友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不让孩子玩手机上的游戏,所以平时在家的时候,手机总是藏得好好的,不让孩子发现。这一次,朋友正打电话的时候,她的小孩从外面回来了。

    小孩看到他妈手了的手机,两眼放光,迅速的窜到眼前要玩手机。没有办法,朋友说让他玩10分钟。10分钟后,孩子依然不想把手机还给朋友,于是朋友骗孩子说要打个电话,待会再继续给他玩。朋友装模做样的打完电话,然后把手机拿在手里,转两圈,快速的把手机藏了起来,然后对她小孩说:“看,手机消失了!”结果,她家小孩很不屑的说:“肯定是你把手机藏起来了,每次都这样骗我。”然后转身就找电视遥控去了。

    很多家长都以为孩子年幼无知,所以在有些时候会撒一些小谎,想要骗过孩子。但是家长们会发现,孩子其实并不是那么好骗的。就像上边的谎言,孩子虽然不明白东西到哪里去了,但是他知道东西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就消失。孩子们好像天生就能够明白一些东西,想要骗过他们并不容易。

    那么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2.2 心理实验:不可能出现的场景

    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其实主要是想要知道,对于新生儿而言,这个世界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他们会是完全不了解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的一切感到好奇,充满各种猜想,还是心中早就已经有了关于这个世界的答案,知道自己所在的世界是怎样的?

    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心理学家进行了实验研究。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婴儿大约会在9-12个月的时候获得客体永久性,但是在这之前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是指即使眼睛看不到,某件物体也依然存在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婴儿对这个世界是没有认知的,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但是皮亚杰的理论是否是正确的呢,儿童是不是12月之前不具备客体永久性呢?

    伊利诺伊大学的Renee Baillargeon教授对此产生了怀疑,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挑战皮亚杰的这个认知发展理论,挑战皮亚杰关于客体永久性的说法。

    Renee Baillargeon教授选取的实验对象是6个半月大的婴儿。实验开始先让婴儿观察小车从一个小坡上正常滑下的和受到“障碍”后,被障碍物阻拦的情景。

    随后用遮板遮住有障碍物的这部分,继续让小车从下坡上滑下来。但是试验者在放开小车时做了一些手脚,让小车可以顺利通过障碍,很神奇的从遮板的另一侧出现。

    Renee Baillargeon认为如果婴儿有了“恒存在”的概念,他就会知道遮板后面的障碍物依然存在,没有消失,而小车应该在滑下来的时候被障碍物拦住,停下来。可是由于试验者做了手脚,小车顺利的从小坡上滑下来了,奇迹的出现在遮板的另一侧。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不可能”的场景。

    Baillargeon发现,婴儿观察不可能情景的时间更长。这足以说明他们对不可能情景,产生了惊奇或者怀疑。也就是说明婴儿明白即使看不到障碍物,被遮挡住了,但障碍物依然存在,依然会拦住下滑的小车。

    Baillargeon教授还用玩具兔子、玩具老鼠、玩具胡萝卜等来代替小车和障碍,多次对实验进行重复。还设计了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不可能”情况,并针对性的严格设计了“可能”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婴儿注视“不可能”情景的时间普遍更长。也就是说婴儿存在着客体永久性,而且并不是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所强调的那样,婴儿要到12个月才会出现客体永久性。

    2.3 实验结论:孩子天生拥有对自然界规律的直觉认识

    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认证,大约3个半月大的孩子就存在了客体永久性的一些认识,能够对这个世界中自然界的一些规律,如重力、惯性、客体永久性等有简单的认识。因此,心理学家们得出结论。

    结论: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拥有对自然界规律的直觉认识。

    2.4 教育策略:孩子虽小,但也有常识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对自然世界的一些规律的直觉认识,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就向孩子撒谎,它极有可能就被孩子识破。这样不但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还有可能会给孩子一个坏榜样。

    因此,再次面对像我朋友的那种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一点,不要再轻易地就向孩子构造一个谎言。

    3. 你的看法和孩子有什么不一样

    心理观察:看法区别实验

    3.1 奇妙的孩子世界

    家长们会发现儿童在很多方面多与成人表现的不一样,比如说他们的思维、看法、行为等。他们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他们的看法也比成人更具有创造性。他们的看法也比成人更加的天真,他们的行为也更加的直接。他们的一起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单纯。

    看看孩子们画的图画,绝对让人感觉的非常的童真,在他们的画上,色彩鲜艳,线条简单,但是有时候成人却很难看懂,需要加上孩子的解释,才能明白那是什么。

    他们的想法也很新奇,能够把一根小木棍想象成任何他想想象的东西。从某个方面来说,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但是也很广阔,远没有成人的那么多条条框框。

    这些都是我们从生活观察中得到的经验,我们现在来看看有关这一方面的实验研究,看看事实究竟是不是如我们所想。

    3.2 心理实验:一个黑点的意义

    实验非常简单,实验者拿出了一张白纸,然后在白纸上涂上一个点。实验者拿着这张涂着黑点的白纸问成人和幼儿园的小朋友:“纸上是什么?”

    结果几乎所有的承认的回答都是:“一个黑点”。但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回答却是多样的,有的说是“一顶草帽”;有的说是“一颗星星”;有的说是“一块烧焦的牛肉饼”

    从这个结果上进行推测,心理学家认为白纸上的一个黑点对于成年人来说太熟悉了,回答起来也别无选择,直接选择了最熟悉的回答。而对儿童来讲,他们对这个黑点还有一定程度的陌生感,所以儿童观察这个黑点的眼光也比成人多元化,想象和思维不会受到熟悉的限制,比成人更自由。因而儿童的看法与成人相差极大。

    3.3 实验结论: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区别

    从这个实验的结果中,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结论: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区别,儿童的思维更加的宽广,不受限制。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成人的成长生活经验,导致他们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与思考都会从熟悉的角度进行,这是一种经验的影响,同时也是一种对思维的限制。跟成人相比,儿童的社会经验很差,对周围的一切都不熟悉,思维发展水平也不够,经验的缺乏导致他们思考的时候不会直接从熟悉的事情中出发,他们想的更多,思维更加宽广。

    3.4 教育策略:正确对待异于自己的孩子的想法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想法确实和成人很不一样,他们的想法更不受限制,更加的广阔。因此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

    (1)不要拿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

    成人与孩子的看法是存在很大的区别,大多时候,成人考虑到的事情他们不会考虑到,而他们看到的东西成人也许根本不会想到。

    所以在看待孩子的行为与看法的时候,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审视,他们的有着自己独特的看问题的角度。而想要了解孩子,就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周围的事情。

    (2)不要让你的经验限制孩子的思维。

    成人的经验会限制自己的思维,但是孩子不会。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以你的经验去纠正孩子的某些看法,那样是人为性的让你孩子的思维被你的经验所限制,不利于孩子的思维与想象力的发展。

    不过,对于家长来说,做到这一点其实有点困难,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的想法是一种错误,因此会责怪孩子,还会纠正孩子的看法,让孩子形成和自己一样的想法。

    这种做法并不是一直是错误的,有时候家长们也需要告诉孩子正确的认识世界。不过一味的对孩子的想法进行批评,将会对孩子的创造性进行很大的打击,限制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孩子的一些特别的观点和看法就打击孩子,应该对孩子的想法表示赞赏和鼓励,然后再慢慢地引导孩子认识成人世界是不一样的看法。

    4. 让孩子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习

    心理观察:发现学习教学实验

    4.1 该让孩子怎样学习?

    邻居家有个上小学的孩子,父母在城里打工,平时由自己的爷爷奶奶带着。在家长关心的事情中,除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就是孩子的学习状况。我的邻居也是,我经常看到孩子的爷爷带着老花镜教孩子做数学运算、背乘法口诀。

    不过似乎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孩子总是记不住乘法口诀,很多时候都需要一个一个的背过去,找到自己想要的,或者就是直接找乘法口诀表进行对照。孩子的爷爷觉得可能是自己教孩子的方法不对,但是自己知道的不多,实在也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学习。

    其实不仅是我的邻居,很多人教孩子进行学习的时候也会有这种困惑。他们在教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大多都是直接教孩子认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当效果不佳的时候,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做。

    4.2 心理实验:积木块里的数学知识

    其实孩子的学习教育不仅仅是家长们关心,研究学者们也很关心,它一直是儿童心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致力于研究出学习的特点和方法,以便让孩子学得更好。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对认知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词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很多著作,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很大贡献。布鲁纳在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布鲁纳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很大的研究,在研究儿童智力的过程中提出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主要是遵循学生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于是他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并设计了一个教学实验来论证发现学习。

    教学实验的内容是引导8岁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

    实验教学中,有一些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大正方形(x乘x)、长方形(1×x)、小正方形(1×1)。让儿童玩弄并熟悉这些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并在玩耍中发现并获得知觉经验。

    然后教师向儿童提问、启发,儿童按教师的要求搭出一个比一个大的正方形,不断在教师的提问和启发中进行各种探究、操作,并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记录、对照。

    结果是这些儿童逐渐领悟到隐藏于组装正方形的过程中的重要规律,记录如下:

    X2+2x+1=(x+1)(x+1)

    x2+4x+4=(x+2)(x+2)

    x2+6x+9=(x+3)(x+3)

    x2+8x+16=(x+4)(x+4)

    x2+10x+25=(x+5)(x+5)

    儿童们发现当方程左边x前面的数字与2,4,6,8,10……的比例递进,另一行的增加是1,4,9,16,25……时,方程的右边的数字是以1,2,3,4,5……递进。

    4.3 实验结论:学生们可以在自己的知觉经验为基础进行发现学习

    布鲁纳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

    结论一:发现学习存在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中。

    结论二:学生们学习是以自己的知觉经验为基础进行发现学习的。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对孩子的教育学习上给了很大的启示,也引发了教学上很大的变革。教师对学生们的教学,不在是一味的让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接受知识,渐渐地让孩子们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知识。

    4.4 教育策略:帮助孩子进行发现学习

    在实验中,我们知道,发现学习存在于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家长和老师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发现学习。而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在帮助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这么两件事:

    (1)加强儿童的学习主动性。

    主动地探索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还可以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因此,家长和老师们在教育孩子学习过程中,不要一味的像孩子灌输知识,让孩子进行被动地学习,要启发式的让孩子自主探索,进行发现学习,养成独立思索的习惯和学习的主动性。而要加强孩子学习的主动性,那就要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孩子的游戏中融入一些知识的学习,能够达到这个效果。

    (2)给孩子建立认知结构。

    发现学习需要在学习之前通过一定的活动形成一些相关的经验。因此家长们和老师们,可以在孩子学习前,多让孩子进行一些启发式的活动,进行一些相关的学习,帮助孩子建立相关的知觉经验,从而在发现学习上起到促进作用。

    5. 培养孩子学前预习的习惯

    心理观察:知识背景对学习的影响实验

    5.1 预习对于学习重要吗?

    预习对于学习重要吗?大部分人都会回答:重要。不过当问到为什么重要,是否确定的时候,那又有多少人能够回答上来。

    从简单的目的入手,预习当然是为了学的更好,也就说预习能够起到一个促进学习效果的作用。不过很多家长和老师让学生进行学前预习并不是因为确定预习带来的效果,只是因为有这么一个传统,大家都这么做,大家都这么认为,所以自己也这么做。

    虽然如此,但是从生活的观察中,人们还是能够在一定的把握确定预习带来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个非常有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做的相关实验,从他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肯定的答案。

    5.2 心理实验:预习的效果

    学习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在心理学研究中也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很多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都对儿童的学习进行了研究。

    学习其实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阶段,学习准备阶段、知识学习阶段、知识巩固运用阶段。除了中间的学习阶段,另外两个阶段也是被教师们反复强调的阶段。最后一个阶段很好了解,是为了避免遗忘。但是第一个阶段呢,它是否很重要,如果很重要的话,那又是为什么?

    皮连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心理研究比较多,曾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

    皮连生等在进行儿童学习的相关研究时,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实验室在在小学一年级中进行。实验的主题是知识背景对学习的影响。

    实验中,实验者要求学生利用生成表象策略记忆配对词组。即通过在脑海中想象出记忆对象的具体形象进行记忆。配对词组一共A、B两组。A组的动物是被试所熟悉的,B组的动物则是被试不熟悉的。比如说:

    A组:大象—强壮 松鼠—灵巧 狗熊—愚蠢 乌龟—长寿

    B组:猞猁—敏捷 伯劳—凶猛 树獭—迟缓 考拉—可爱

    当然,词组不止这么多。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在对A组自己熟悉的动物的配对词组时,能较好地利用生成表象策略,顺利的生成记忆表象,记忆成绩也较好。

    而当被试对B组中自己不熟悉的陌生动物的配对词组进行记忆时,策略应用明显存在困难,记忆效果也较差。

    5.3 实验结论:良好的知识背景有利于促进学习效果

    皮连生从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学生的原有知识背景是学习策略与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良好的知识背景有利于促进学习效果。

    这个实验结论,肯定了预习对学习的促进效果,在教育学上意义重大。

    5.4 教育策略:让孩子养成学前预习的好习惯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肯定的知道,预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背景,能够帮助学生学习。

    因此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学习时,要有意识的先让孩子为将要学习的东西做准备,铺垫好知识背景,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孩子养成学前预习的好习惯。不过习惯不是一日两日养成的,它需要家长们的耐心。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家长都做不到这一点,因为现在家长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很少能够再分出时间去帮助孩子做学前预习,更多的家长会给孩子报一个辅导班,代替自己帮助孩子学习。

    但是辅导班的老师并不能代替家长,家长们对孩子来说更加的重要,起到的作用也更大,而且辅导班过多,反而容易给孩子造成大的学习压力,让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丧失,不一定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

    因此,家长和老师们应该相互配合,帮助孩子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前预习习惯。

    6. 让孩子听到你的反馈

    心理观察:反馈实验

    6.1 你的反馈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记得有一次回老家的时经过舅舅家,那时候刚好是小学生开学的日子。舅舅的小孙子刚好在上幼儿园。那天下午,小侄子回来后兴奋地从书包里翻出一个用橡皮泥做的装着各种“水果”的“果盘”,献宝似的拿给他爷爷奶奶看。舅舅、舅妈当然是高兴地夸了小侄子一通。

    似乎所有的孩子都一样,做完一件事情后,总是喜欢跑到家长面前,期待的看着父母,希望获得家长的表扬和赞赏。然后当他们得到赞赏后,做这件事情的热情就会更加的高涨。

    从这种现象来看,家长们的反馈对孩子来说似乎是非常的重要。那么究竟家长们的反馈对孩子有多重要,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可以来看一个实验。

    6.2 心理实验:学习反馈实验

    反馈除了在生活中很常见,更容易见到的地方就是在学生学习上。为了研究如何让儿童学得更好,研究老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心理学家进行了这么一个实验。

    这是一个由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做的实验,实验的名字叫反馈效应心理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个班的学生。实验中罗西和亨利把这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学生们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

    每次测验完成后,对三组的学生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

    实验进行8周后,各组的反馈方式进行了一些小的改变。对调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这种反馈方式下实验也进行8周。

    结果,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6.3 实验结论:不同的反馈方式对学习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从实验结果,实验者得出结论。

    结论一:不同的反馈方式对学习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结论二:及时反馈的促进作用比远时反馈好,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的促进作用。

    行为主义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及时了解,对学习积极性有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6.4 教育策略:怎样看待反馈的作用?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知,有效地反馈可以起到强化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1)及时向孩子反馈其学习结果。

    及时反馈学习结果有利于加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孩子努力学习。很多家长和老师在教导孩子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忘向孩子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认为孩子的学习情况只要大人知道就行,孩子只需要努力学习。有时候是因为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害怕孩子骄傲自大不敢告知,有时候是因为过于放心,还有时是因为怕伤害到孩子。

    不过,这样的反馈方式是不妥当的,也是没有效果的。因为这种反馈方式间隔的时间过长,无法让孩子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的结果,难以起到强化的效果。

    因此,在教育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的给孩子反馈。当然在反馈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让孩子既不要丧失信心,也不要过于骄傲,但是却能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2)及时向孩子反馈他的行为结果。

    当孩子积极地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及时向孩子反馈你的看法,给孩子一些有益的评价,这样会给孩子的行为带来强化,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尤其是对孩子积极地行为进行及时的积极地肯定的时候,孩子的行为将会受到更好的强化,让孩子愿意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好,从而能够从家长和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肯定。

    当然,面对孩子不好的行为的时候,及时的反馈也有利于孩子及时改变,免得养成不良习惯。

    7. 学会正确的表扬孩子

    心理观察:表扬实验

    7.1 怎样表扬才不会让孩子骄傲自满?

    肖妈妈的苦恼:听别人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多给孩子一点鼓励和赞赏,不能给孩子太多的批评,批评容易让孩子养成自卑焦虑的性格,变得退缩。但是我家女儿本来就有点骄傲,我害怕要是继续给孩子表扬的话会然孩子越来越骄傲自满,不利于孩子发展。我该怎么做,有么有一种表扬的方式,既可以让孩子变得有自信,又可以遏制孩子变得过于骄傲?

    其实把表扬划分的细一点的时候,鼓励与表扬就可以分成很多种,可以因为针对的东西不一样而不同。比如说我可以夸孩子聪明,也可以夸孩子努力,还可以夸孩子有礼貌。

    很多家长都不会明白这几种表扬会有什么不一样,认为不都是表扬吗,不都是在夸孩子吗,难道对孩子而言还会有区别?

    这些表扬对孩子来讲是否是有区别,影响是否一样,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就知道了。

    7.2 心理实验:赛后的表扬

    该实验以儿童学习为背景内容,被试是实验者挑选的学习水平相当的孩子,并被实验者随机分成了两组。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让两组的孩子同时做一道比较简单的数学题,简单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获得正确的答案。然后在孩子顺利的答完这道简单的数学题目后,表扬两组孩子。对第一组孩子说:你真聪明。对第二组孩子说:你真努力。

    接着再让两组的孩子同时做较为复杂的、较高难度的数学题。结果,第一组的孩子,也就是曾经被夸奖“你真聪明”的孩子成绩普遍低下。第二组的孩子,即曾经被夸奖“你真努力”的孩子则成绩普遍较高。

    7.3 实验结论:不同的表扬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中,心理学家得出结论:不同的表扬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表扬的内容会引导孩子的行为按照相应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被表扬“你真聪明”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真的是非常聪明的,因此变得骄傲自满,导致在做第二次数学测验的时候得到的成绩普遍较低;相对而言,被表扬“你真努力”的孩子则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表扬与认可,所以更加努力已获得更多的表扬与认可,所以在第二次数学测验的时候获得了相对较高的成绩。

    7.4 教育策略:表扬时,内容选择要谨慎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表扬的内容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使孩子的行为向相应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谨慎选择表扬的内容。

    从心理学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知道,表扬中不同的内容对孩子的行为有不同的引导,假如表扬孩子的努力,就会把孩子往努力的方向引导,让孩更加的努力;表扬孩子的礼貌,就会把孩子往礼貌的方向引导,孩子就会越来越讲礼貌。

    所以表扬孩子的时候要选对表扬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8. 孩子是怎样学坏的

    心理观察:班杜拉学习实验

    8.1 都是电影惹的祸

    有一次在老家的时候,看到村子里的几个小孩在一起,其中有一个小孩被他们排挤在外。于是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带着那个小孩一起玩。那群小孩子中我比较熟悉的一个对我说:“因为他不够兄弟义气,背叛了我们,所以我们要把他踢出组织。”我很惊讶,也很好奇,问他事情的经过。

    原来,他们一群小孩为了玩游戏,把别人收进杂房的干稻草全都搬了出来,弄得到处都是。后来稻草的主人发现了,就揪着其中一个孩子问,都有谁参与了其中,孩子一一交代了,结果也被自己的朋友给抛弃了。

    其实我所惊讶的是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在那里讲组织,究竟是谁教他们的,这样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好处,如果再严重一点,就有可能变成小团伙,并且可能会因为没有人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而犯下一些错误。

    后来当我在父母家发现一堆影碟才想到,那群孩子也许是从电影里学到的。他们也许觉得一群人组成的组织很拉风,很酷,很英雄,所以他们也有了自己的组织,并且他们不接受别人的背叛。

    这种类似的学习,班杜拉把它称为观察学习,班杜拉对此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我们来看看这班杜拉的实验,同时也从中了解一下孩子的观察学习能力有多强。

    8.2 心理实验:挨打的充气娃娃

    阿尔伯特·班杜拉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技术。

    班杜拉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代独树一帜,且对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的内容是儿童对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

    实验分为两个时期,在早期的实验中,班杜拉随机选取了两组儿童,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实验组的儿童被实验者安排观看成人对充气塑料娃娃进行攻击的情景,攻击行为包括拳打、脚踢等。控制组的儿童则是被安排观看成人平静地玩充气塑料娃娃的情景,毫无攻击行为。

    然后把两组的儿童分别单独带到相似房间里,里面有一个类似的充气塑料娃娃,房间有一面是单向玻璃,实验者通过这面单向玻璃观察儿童在房间里的行为。结果发现,实验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比控制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要多得多。

    早期的试验证明了班杜拉所说的观察学习的存在,说明来源于直接经验的学习现象确实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

    班杜拉为了了解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是够会对儿童观察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又进行了后期的实验。

    实验的被试是一些3~6岁的儿童,被实验者分成了3组。三组被试被安排观看一个成年男子(榜样人物)对一个像成人那么大小的充气娃娃做出种种攻击性行为,如大声吼叫和拳打脚踢。

    然后让第一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被另一成年人表扬和奖励,给予果汁与糖果。让第训斥为暴徒。第三组儿童为控制组,只看到“榜样人物”的攻击性行为,没有观看到“榜样人物”的行为结果。

    三组被试的儿童一个个单独领到一个房间里去。房间里放着各种玩具,其中包括洋娃娃,把儿童留在里面10分钟。实验者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行为。

    实验者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儿童相比,在他们玩洋娃娃时,攻击性行为显著减少。而第一组儿童在自由玩洋娃娃时模仿攻击性行为的现象却相当严重。

    8.3 实验结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学到很多东西

    班杜拉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因为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奖励,所以观察者本人被间接引起了相应行为的增强。这种别人的行为结果对本人行为的强化就叫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则会产生替代性惩罚,相应的行为得到抑制。因此,班杜拉得出结论。

    结论一: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学到很多东西。

    结论二:强化的结果不一定要出现在观察者本人身上,替代性强化也可以加强儿童的行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论及其实验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影响一:人们开始关注媒体对孩子的影响,认为不应该让孩子观看那些暴力性质的英雄主义影片等。

    影响二:社会上开始通过一定的手段树立一些积极的榜样,通过对这些榜样的赞扬和歌颂,对孩子和成年人进行一定的教育。

    8.4教育策略:怎样看待孩子的观察学习?

    从实验的结果与影响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育儿的启示:

    (1)注意孩子的成长环境。

    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学到很多东西,其中有好有坏。比如说孩子可以通过观看一些英雄主义的暴力影片,觉得暴力是一种受追随的、受赞扬的表现,从而变得暴力;孩子可以通过看到成人穿着不干净后受到批评、厌恶,而学会讲卫生。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的周围多一点积极向上的榜样,少一点消极的榜样,从而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观察学习培养孩子的行为。

    父母也可以利用观察学习理论,培养孩子养成积极地行为习惯。通过给孩子树立一些榜样,让后通过榜样的行为结果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

    如,很多孩子都喜欢看《喜洋洋和灰太狼》,并且很喜欢里边的喜羊羊,因此家长就可以通过喜羊羊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来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当然也要注意这种方式的负面影响。现在很多影片为了娱乐,会插进很多的娱乐因素,这些娱乐因素有时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们在给孩子树立榜样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点,要为孩子选择积极的榜样。